時間:2025-04-29 23:46 來源:華商網 閱讀量:11772
4月7日,西安市臨潼區華清小學的學生向杜兆江提問。 本報記者 霍強攝
4月11日早上不到7時,西安市中心醫院眼科主任杜兆江便出門了。他要趕到臨潼區臨潼中學,為學生篩查視力。
8時剛過,杜兆江便到了學校。在校門口和學校教務處老師及團隊成員碰頭后,他帶領大家調試驗光儀等儀器。
今年3月以來,杜兆江每周都要帶領西安市中心醫院眼健康科技志愿服務隊成員走進校園為學生進行視力篩查。“我們全員輪班,希望盡快完成春季學期臨潼區中小學校及新城區、雁塔區、曲江新區等地部分中小學校的學生視力普查工作。”杜兆江說。
2018年以來,杜兆江和團隊成員的志愿服務時長超過7.42萬小時,共開展視力篩查、義診等志愿活動2700余次,總行程約20萬公里,受益人群累計超過80萬人次。
第1253次帶隊進校園
完成準備工作后,杜兆江立即和團隊成員投入篩查工作。現場,10個視力測試臺一字排開,學生測完視力后,排隊進行屈光度、視覺功能、眼部疾病等檢查。
西安市中心醫院眼健康科技志愿服務隊是杜兆江在2018年發起成立的。服務隊的工作排班冊上記錄著此次是他第1253次帶隊走進校園。“成立之初想的是幫助西安市的‘一老一少’人群做好視力篩查,后來服務擴展到全省范圍甚至周邊省份。”杜兆江說,“幫助到的人越來越多,讓我們堅定了做好這件事的決心。”
在臨潼中學的工作要持續1周,結束后,杜兆江還會根據統計數據向學校提出相應近視防控建議。
剛進校園時,有些老師對團隊的工作持“保留”態度。“記得第一次帶隊進校園,有位老師覺得我們是走過場,認為學生的視力都好著呢。”杜兆江說,“當我們在他班上查出部分孩子弱視、單眼近視時,他的態度大有轉變,不僅主動配合篩查工作,還積極進行宣傳。”
杜兆江介紹,部分孩子出現弱視、斜視、單眼近視等情況,老師和家長很難發現。“這些眼病影響孩子視力健康,導致他們將來無法從事繪畫、航空航天等工作。我們希望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杜兆江說。
經過多年摸索,杜兆江團隊建立了“醫教家結合”校園視力監測模式。通過每年兩次的視力監測工作,團隊配合教育部門和學校為學生建立視覺健康檔案數據庫,并對數據進行分析統計,讓每名學生的視力變化曲線、用眼習慣評估、干預效果追蹤一目了然。截至目前,杜兆江團隊累計為70余萬人次建立了動態視覺健康檔案,“醫教家結合”校園視力監測模式也得到了廣泛認可。“這種監測模式有利于兒童青少年近視早發現、早干預、早控制,也可以及時發現其他眼部疾病,效果明顯。”臨潼區學校衛生保健所黨支部書記孫小琪說。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
4月22日早上8時,在西安市高陵區姬家衛生院,杜兆江團隊正在為當地老年人進行眼科檢查。“包括眼病在內,許多老年人得病后怕麻煩,把小病拖成了大病。我們到他們的‘家門口’義診,讓老年眼病患者及時得到治療。”團隊成員、西安市中心醫院眼科規培醫生董玉菲說。董玉菲加入西安市中心醫院眼健康科技志愿服務隊已經1年多了,參加志愿活動超過30次。
“老人家看不清是由于下眼瞼內翻,倒睫毛刺激角膜,造成角膜潰瘍所致,您盡快帶老人家到醫院檢查、治療,視力有希望恢復。”董玉菲向患者兒子申先生叮囑。
“團隊很專業也很敬業,不光進行檢查,還提出治療建議。”姬家衛生院門診部負責人馬闖說。今年春季的檢查要持續近兩個月,覆蓋周邊5000余位65歲以上老年人。
由于相當一部分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眼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團隊的工作量。“工作強度大只是一個方面,我們最大的困難是人員和設備短缺。”杜兆江說。
人員方面,杜兆江團隊通過培訓進行解決,目前,已培訓基層眼科青年醫師300余名、驗配師100余名、視力篩查教師專干1780名、家長960名,并吸納了600余名近視防控志愿者。
檢測設備方面,除了醫院的支持,一些企業看到杜兆江團隊開展科技志愿服務的艱辛與社會價值,無償借給他們一批專業設備。
“跟著杜老師做志愿服務,雖然辛苦,但是能讓更多人受益。這讓我體會到‘醫者仁心’的價值,增強了職業幸福感。”董玉菲說。
令杜兆江欣慰的是,雖然工作加上志愿活動,照顧家人的時間變少了,但是家人對他很支持。他在延安大學醫學院讀書的兒子杜霖森也加入了學校的“白求恩”醫療服務隊。
“受父親影響,我選擇了學醫,并開始做志愿者。目前,我已經累積了588小時的志愿服務時長。”杜霖森說。
是醫生也是科普達人
“假如咱們的眼睛是一臺相機,那么角膜、房水、晶狀體、玻璃體就相當于鏡頭,出了問題可以修理,而視網膜就是底片,出了問題維修難度極大甚至無法修復……”4月7日,杜兆江為臨潼區華清小學的學生上了一堂題為《如何擦亮心靈的“窗戶”》的科普公開課。
“爸爸說不學習的時候不要戴眼鏡。杜老師說在寫作業、看電視等‘用眼’情況下要戴眼鏡,否則容易造成眼睛疲勞,長期下去近視度數升得更快。我回家后要糾正爸爸的錯誤觀念。”聽完杜兆江的科普公開課,學生張祐嘉說。
截至目前,杜兆江團隊已走進省內外中小學校開展線下眼健康科普講座160余場,6萬余名師生參加。“科普與篩查、義診一樣重要,是做好眼病預防特別是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重要手段。我們希望做‘接地氣’的科普。”杜兆江說。
近年來,杜兆江和團隊分別獲得了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最美志愿者、中國科協科技志愿者先進典型、省優秀科技志愿服務隊等榮譽。
“作為一名醫生,最幸福的事就是用專業知識幫助更多的老百姓。”杜兆江說,“7年來,團隊就像‘長征’一樣,經歷了不少困難,但是志愿服務這條路,我們會堅持走下去。”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