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16 21:55 來源:中華健康 閱讀量:10886
美國《吃好》雜志刊出了好午餐的四大黃金標準。
好午餐的第一大黃金標準:優質蛋白質必選
午餐如果能保證一定的蛋白質,可以保持整個下午精力充沛,也是一天營養的主要攝取機會。更重要的是,等量的蛋白質比等量的碳水化合物維持飽腹感的時間更長。通俗地講,就是吃蛋白質比吃糧食類食物更禁餓,不至于到了下午因為餓得難耐又吃進不少零食。從這個角度講,含有蛋白質的午餐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增重的可能。上到雞鴨魚肉,下到雞蛋、豆腐都屬于優質蛋白質,午餐中保證其一并不難。
好午餐的第二大黃金標準:不能沒有糧食
中國人吃飯用筷子,因為中國是農耕民族,筷子更便于夾起食物中占多數的谷物和蔬菜,歐洲人慣用的刀叉顯然是對付肉食的。這種區別與其說是生活環境造就的飲食習慣,不如說是中國人的生命智慧,因為和肉食這種高蛋白質、高脂肪含量的食物相比,糧食能最直接迅速地提供給身體必需的能量。粗糧可以是玉米面窩頭,也可以是全麥面包,其中主要是碳水化合物。這很重要,因為它們能為身體提供最基礎的也是最主要的能量,使你吃進去的蛋白質能盡量多地用在組織器官的修復生長上,不至于因為提供熱量而影響身體的復原。而且,粗糧比精制食物含有更多有益健康的纖維素、微量元素和植物營養素。
但是,有個問題值得一提,除了纖維素豐富之外,玉米面窩頭的營養不及全麥面包,因為我們吃的玉米面是去掉了玉米胚芽的—玉米胚芽已經被拿走榨油了—去掉了玉米胚芽的玉米面主要就剩下碳水化合物和纖維素了,蛋白質是很少的。如果你還想從午餐的主食中獲取蛋白質,全麥面包或糙米飯會比玉米面窩頭有價值。
好午餐的第三大黃金標準:水果、蔬菜一定要有
果蔬除了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還含有大量纖維素和果膠,這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午餐也是中國人吃蔬菜最多的一餐,包括生的蔬菜。此時人體的陽氣是最旺的,可以耐受生鮮蔬菜的寒涼,如果以生鮮蔬菜為主,可以減少炒菜時油脂的攝入,這是控制熱量很重要的一環。特別是在外就餐的人,任何一個飯館想讓自己的菜品無論味道還是賣相受歡迎,油是不可少的,因此,在外就餐如果能點個大拌菜,那是最安全的。
好午餐的第四大黃金標準:從容、享受的心情
午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攝取營養的機會,而吃一頓從容的午餐,也是一天最重要的“精神補給”。
負責消化食物的胃腸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因為它們對外界刺激的敏感度極高,壞的情緒、壞的心情都會最先影響到它們,所以才會用“食不甘味”來形容壞情緒對胃口的破壞。
與此同時,在吃飯時,人的副交感神經處于興奮中,副交感神經的作用是:增加消化腺分泌,使血壓降低,使心跳減慢,總之是讓人呈現慵懶、閑散的狀態。人在此時最不容易產生敵意,因此也是“化干戈為玉帛”的好時機。
其實,能當關系“試金石”的,不僅有話題的內容,還有談論時的那種環境和狀態,最好選擇諸如飯桌前、浴室里等讓人放松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下,是副交感神經興奮、身體和精神都放棄戒備的最好時機。這個時候,你往往能看到走下神壇的領導或名人,不論是誰,擺脫了交感神經的控制,將全身交給副交感神經調理時的樣子,往往更接近人的本性,至少扔掉了場面上硬撐的面子,所以才會“酒后吐真言”“夢話出心聲”。
從這個意義上說,午餐怎么吃、和誰吃,可能不比午餐吃什么簡單。吃午餐不僅是個自我放松的過程,也是個修繕人際關系、調節矛盾的機會。
摘自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女人暖養更年輕》 佟彤著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